根據《關于征集“貴陽市科技創新創業系列活動”名字和標識(Logo)設計的通知》,共收到活動名字818條、標識(Logo)149條。經過大眾投票、干部職工評選、專家評審,評選出活動名字和標識(Logo)設計擬入圍作品各5項(其中擬采用作品各1項),F將“貴陽市科技創新創業系列活動”名字和標識(Logo)擬入圍(采用)作品予以公布。公布期為5個工作日(2020年11月19日—11月25日),如有疑問,請向貴陽市科技局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咨詢(聯系人:孫彥明,聯系電話:0851-87989258); 如有投訴,請向貴陽市科技局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反映(聯系人:汪乃澄,聯系電話:0851-87989713)。
1、作者:李建鑾(擬采用)
2、作者:張國衛
標識設計說明:
標識圖案整體造型為3個字母“G、C、C”。字母“G”為“貴陽市”的首寫字母,體現了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字母“C、C”為“創新”和“創業”的首寫字母,直指標識主旨。圖中的數碼塊,體現了“科技”特征。兩個疊壓的圖形呈上行趨勢,藝術性地體現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蒸蒸日上的發展趨勢。
圖中的紅色象征熱情、紅火,藍色象征知識、科技、廣闊。整個標識圖案新穎獨特,視覺效果非常好,所含寓意貼切豐滿深刻。
3、作者:焦永亮
4、作者:朱江
好創意說明:標識由漢字“筑結合“創””字為主旨變形而成的,代表筑城貴陽和科技創新創業,開門見山表達主題,具有強烈的可識別性,整體如一小塊芯片,濃縮表達科技創新的主旨。整體內容繁而不亂,讓人過目難忘,會給人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適宜于印刷及在各媒介運用展現,便于后期視覺識別系統(VI)延展,并適合各種場合和載體使用,滿足不同材質制作的需要。
5、作者:韓鵬飛
“貴陽市科技創新創業系列活動”名字擬入圍(采用)作品公布名單
1、作品名字:筑創薈,作者:周峰(擬采用)
作品簡介:筑——匠心筑夢;科創夢,貴陽夢,中國夢。體現貴陽區域特色。
創——創業創新;萬眾創業,科技創新。體現貴陽科技創新發展理念。
薈——匯聚,薈萃;薈萃科技,創享未來。體現貴陽科技創新發展優勢。
作品充分展現貴陽立足科技創新,釋放創新驅動的原動力,讓創新成為發展基點,拓展發展新空間,創造發展新機遇,打造發展新引擎,推動貴陽建設高質量的國家創新型城市,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2、作品名字:筑創·知行,作者:范靖宜
作品簡介:體現貴陽創新創業活動將秉承“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貴陽城市精神,筑創新夢,踐創業行,自強不息,匠心致遠。“筑”是貴陽簡稱。
3、作品名字:“筑”力創享,作者:肖龍華
作品簡介:①“筑”是貴陽的簡稱,體現地域特點。②“筑”力同助力,即幫助協同,輔佐。③“創”即科技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④“享”,即共建共享。品牌口號體現貴陽市科學技術局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助力科技創新創業系列活動,吸引技術、成果、項目、人才等優質科技資源匯集貴陽,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共享建設高質量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品牌口號主旨鮮明、富有個性、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內涵豐富,能很好地展示“筑”城科技創新創業文化內涵。
4、作品名字:云芯筑夢,作者:柳偉
作品簡介:云芯筑夢,云芯、云科技、云生態、云智慧的科技芯城;筑夢、筑城貴陽的創新創業之夢。
5、作品名字:創業數谷·云薈筑城,作者:余楷
作品簡介:創業數谷——貴陽作為首個國家大數據發展綜合試驗區,以其顯著的地質和氣候優勢聚集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從而建設成為中國數谷,在以大數據引領建設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里是創新創業的首選城,大數據人才的筑夢場。
云薈筑城——“云”,取其“云集”之意,意指各方人才聚集,共襄盛事,“云”也是一系列大數據應用的抽象表達,體現貴陽在發展大數據方面的顯著地位。“薈”,有薈萃之意,指杰出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匯聚一堂。“筑城”是貴陽的別稱,蘊含了各方有志人士齊聚貴陽,在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之下扎根筑夢,實現人生抱負。